陈芋汐这个名字,在中国跳水圈里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。
甭管是看比赛的老观众,还是刚入坑的新粉丝,只要提起她,那都是竖起大拇指的份儿。
毕竟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,站在十米跳台上那气场,两米八都不止!
不过大家聊起她的时候,除了比赛成绩,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她那"硬核"的家世背景,还有她和全红婵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姐妹情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这位跳水天才背后的故事。
说起陈芋汐的家庭,那真是把"体育世家"四个字诠释得明明白白。她爷爷陈新熙早年间可是上海体操圈的传奇人物,拿过全国体操团体冠军。要我说啊,这老爷子年轻时在跳马、单杠上翻飞的身影,估计能让现在不少流量明星汗颜。到了她爸陈健这儿,虽然没拿过奥运金牌,但人家现在是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体操高级教练,带出的徒弟个个都是好苗子。最绝的是她妈董春华,在上海体育大学教体操教学,研究领域那叫一个专精。有这样的父母,陈芋汐打小就泡在体育氛围里,家里客厅摆的不是玩具,全是各种体操器械和运动解剖图。
不过别看现在陈芋汐风光无限,小时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"病秧子"。三岁那年发高烧住院,把全家人都吓了个够呛。她爸陈健后来回忆说:"这孩子体质弱得跟林黛玉似的,别人感冒她发烧,别人发烧她住院。"为了给孩子强身健体,老陈两口子一合计,干脆把四岁的陈芋汐塞进了体操房。说来也怪,这孩子往平衡木上一趴,跟换了个人似的,摔倒了也不哭,爬起来继续练。当时带她的启蒙教练史美琴就说过:"这丫头眼里有股狠劲,将来必成大器。"
说到史美琴教练,那可是跳水界的"伯乐"。当年她一眼相中吴敏霞,现在又成了陈芋汐的贵人。2011年陈芋汐转练跳水时,史教练已经六十多岁了,但看人的眼光还是毒得很。有次训练,陈芋汐因为恐高死活不敢做向后翻腾三周半的动作,急得直哭。史教练没急着哄她,而是掏出秒表:"你数着,我给你十秒钟考虑,要么跳,要么回家。"结果你猜怎么着?这孩子愣是咬着牙完成了动作,从此再没怕过高台。现在想想,要不是史教练这记"激将法",哪还有后来的"跳水双子星"?
2019年陈芋汐入选国家队时,她爸特意买了张去北京的动车票,却愣是没敢送女儿。为啥?怕自己这个当爹的眼眶子软,影响孩子发挥。结果陈芋汐到北京头天就哭鼻子了,打电话回家说:"爸,我床铺整理不好。"老陈在电话那头乐了:"闺女啊,你爷爷当年在国家队,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,你这算啥?"就这一通电话,愣是把哭声变成了笑声。现在回头看看,正是这种"严中有爱"的家风,才培养出陈芋汐骨子里的韧劲。
再来说说她和全红婵的缘分。这俩姑娘初次见面是在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,当时全红婵刚拿下单人冠军,陈芋汐作为双打搭档站在旁边鼓掌。全红婵后来回忆说:"当时芋汐姐冲我眨眼睛,那眼神就跟大姐姐似的,让我这个广东妹瞬间有了依靠。"说来也巧,这俩性格完全互补——陈芋汐沉稳得像块老玉,全红婵活泼得像只小鹿。训练时,陈芋汐总能在全红婵动作变形时及时提醒:"手臂再伸直点!"比赛时,全红婵又会用那句"我迁就她多"来调节气氛。
记得2023年世锦赛前,全红婵因为发育关压力大到失眠。陈芋汐知道后,偷偷托人从上海带了盒鲜肉月饼。有天半夜全红婵饿醒了,发现床头放着保温盒,打开一看直呼:"芋汐姐你这是要撑死我啊!"俩人就这么坐在床边啃月饼,陈芋汐一边给她按摩肩膀一边说:"你想想,咱俩加起来跳了2000多次十米台,还怕这点坎儿?"这话糙理不糙,硬是把全红婵从焦虑中拽了出来。
要说这姐妹情,还得看巴黎奥运会的表现。双人十米台决赛那天,俩人从起跳、翻腾到入水,动作整齐得就像复制粘贴。当分数定格在359.10时,全红婵激动得扑进陈芋汐怀里又哭又笑。有记者问陈芋汐此刻心情,她眼眶泛红地说:"这块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,是全中国跳水人的。"这话听着大气,细品却藏着深意——既肯定了团队付出,又没抢了搭档风头,难怪网友们都说她"情商天花板"。
不过竞技体育终究是残酷的。就在前不久的跳水世界杯上,全红婵因207C失误痛失冠军,赛后她躲在更衣室抹眼泪。陈芋汐知道后,拎着两罐冰可乐就去了。看着蜷缩在角落的全红婵,她没说安慰的话,只是把可乐罐贴在她后背:"凉快凉快,哭花了妆可怎么直播?"等全红婵情绪平复了,才轻声说:"还记得东京奥运会吗?你教我怎么克服恐高,现在该我教你应对失误了。"这种"不打不相识"的默契,真是千金难买。
现在很多人爱讨论"寒门难出贵子",但陈芋汐和全红婵的故事恰恰打破了这个魔咒。一个出身体育世家,从小接受系统训练;一个来自广东农村,靠着天赋和拼命闯出一片天。她们在赛场上是对手,场下是闺蜜,这种"相爱相杀"的关系,恰恰证明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。就像陈芋汐说的:"要是没有小红,我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跳到450分;要是没有我,小红可能早被压力压垮了。"
展望未来,这对姐妹花的目标已经瞄准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。陈芋汐打算退役后当教练,把上海体育大学的教学经验带进训练队;全红婵则想开个跳水培训学校,让更多农村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。有次接受采访时,俩人还合计着要合开个短视频账号,教网友跳水的基本功。要我说啊,这主意简直绝了——既能推广小众运动,又能保持曝光度,说不定还能成新一代"体育顶流"呢!
说到底,陈芋汐的成功绝不是偶然。既有爷爷打下的体育基因,又有父母科学系统的培养,再加上自己那股不服输的狠劲。但最让人佩服的,还是她和全红婵这种"既竞争又扶持"的关系。在这个充满内卷的时代,她们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强者,不是踩着对手往上爬,而是互相成就、共同成长。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"独行快,众行远。"要我说,这比什么金牌银牌都珍贵!
各位看官,你们怎么看这对跳水姐妹花?觉得她们未来还能创造哪些奇迹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